2018年10月12-14日,“通古今之变: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召开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at中国在线体育张耀南教授应邀在会上发表论文,题为《中华“天下政制”及其“一国三制”问题》。
文章由张教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王书瑞联名提交,共同现场宣读。文章认为,与其以“大公政制”指称“中华政制”,不如以“天下政制”指称之。此“天下政制”,正好是相对于欧西“国家政制”而说,同时又是超越欧西“国家政制”的。
文章认为“天下主义”是中华各家之基本价值观,追求超乎国家观念、超越国家疆界、构建世界制度,“以天下观天下”,而非“以国家观天下”。《周礼•天官冢宰》之“政制架构”不只是“治国之道”,更是“平天下之道”。《礼记•王制》之“政制架构”既有封建制度、寓郡县于封建制度,又有国家制度,明显是超乎国家观念的。《荀子•王制》所谓“王者之人”、“王者之制”、“王者之论”、“王者之法”及其化外制度、君子制度、群分制度、有余制度等等之构想,亦均是超乎国家观念的。
文章分析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之“双轨”说或“一国两制”说,认为此种观察局限性很大,实际上中华“天下政制”乃是“郡县制”、“封建制”、“宗藩制”混合而成之“一国三制”。
文章认为贤能主义与精英主义、可持续主义与长久主义、混和主义与三极思维、文化主义与柔弱主义、天下主义与世界主义、天-君-民循环生克主义等等,乃是中华“天下政制”之价值观基础。当今世界“民族主义”与“国家主义”已趋极端,将来之发展,若不参鉴中华“天下政制”及其价值观,恐无前途。
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及如下议题:中国思想史传统中的天人关系、信仰世界、道德与伦理、经典与知识体系、性别意识、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、知识人对太平理想的追求、思想史研究中的文本与阐释、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转向、e-考据时代的思想史研究、历史记忆与中国思想史研究、大数据时代的中国思想史研究、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、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节点与潜流、中国思想史的形成、发展与演变等。
研讨会设六场大会报告,题目分别为《从“革命史观”到“社会文化史观”——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的演变与趋向》、《论阳明心学的自得精神——兼论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客观规律》、《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性别意识——以谭嗣同、叶德辉为例》、《中国传统和战观之现代诠释——陈焕章著<孔教经世法>的国际观发凡》、《台湾光复初期三民主义的知识推广》、《历史记忆与中国思想史》。设三组九场分组讨论,一场圆桌会议。圆桌会议之主题为“通古今之变:中国思想史研究之方法”。
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之海外学者,分别来自日本、新加坡、台湾、澳门等地。大陆学者则分别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、科研单位。海内外20多所高校、科研单位的共80余位专家、学者、教授,参加研讨,气氛活跃,讨论热烈,新思想和新观点不断涌现。
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、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研究所主办,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。研讨会上,张耀南教授作为评论人,受邀点评了上海财经大学李超民教授的《西汉“均输”再考》、清华大学盖立涛博士后的《董仲舒“太平”理想社会的理论建构》两篇论文。
(文/范旸楠 摄影/王书瑞)